分享到微信
王刚:守望相助,拥抱智慧公路产业新机遇
今天这个报告不是站在公路收费系统的业务角度来去考虑,而是站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看看从业务角度来看,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产业机会。
回 顾
截至到2022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里程已经有17万公里,整个公路网里程超过了535万公里,我国的路网、高速公路网,就里程而言,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张路网。
2019年,高速公路收费站取消工作全面完成,一年内取消了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改造完成48211条的ETC车道,建设了11401套入口称重系统、24588套ETC收费龙门架。撤站前的ETC用户是1.28亿,2019年发展了一个多亿,达到2.6亿,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度提升,拥堵下降。取消高速公路省界站对我们国家的公路经济运行、老百姓的出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真正的实现了一脚油门走到底。
这四年的工作
从2019年到现在,经历了3年的疫情以及恢复期的2023,我们在做什么?做持续的优化,使这张网的运行更加安全,更加稳定。所以在每一次行业内的研讨活动上,我们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现在的数据量更大了,外场设备中,就光收费相关的外场设备就超过了25万,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超过了10亿条,这10亿条还是去年的统计数据,今年对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日均数据量还在不断的攀升,因为出行需求在不断的攀升。
这里有个数据,撤站前2019年全国高速公路每一天的出口流量是2890万辆次,而现在每一天的出口流量都没有低于过3200万人次,基本在3200~3400区间内。在今年某一个节假日,日出口流量达到了6800万辆次,两倍于日常。
问题与探索
最近也是一直在思考,既要保障这张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要不断的去面对出现各种问题。
众所周知,2019年,撤站工作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中间也有一些工作做的不够精不够细不到位,所以这几年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每出现一个问题,都要非常认真的面对,去思考如何解决。同时也在考虑发展,比如说如何适应和满足出行者的新需求,给用户提供更可触达的、更有体验感的服务。
这几年智慧高速项目建了很多,现在的智慧高速、智慧公路试点路段已经接近1万公里,但这些试点路段很多都是通行“无感”,出行者根本没有感受到智慧。我曾经跑过很多条“智慧高速”,去指挥中心调研,很多讲得天花乱坠,我看完后都会要求去实地跑一跑,体验一下,但很难感受到“智慧”。。
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智慧的手段提升体验感?提升路网的生态?
还有,联网收费系统平台成型马上就有5年了,时间很快,2019年建的,到2024年就5年了。下一步又要面临着升级,如何升级呢?能不能像通信业一样产生代际的升级变化?这都是我们在思考的一些问题。
探索一,交通守望者。
很多朋友也都知道,路网中心在去年推出了“交通守望者”的系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充分利用路侧的监控、收费、通信三大系统的联系,相互打通,利用路侧的监控设备采集前端的大量数据、事件,然后利用AI技术把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出来的事件信息,直接发送到ETC设备上进行广播。
原来的做法是把事件信息通过情报板进行发布,现在的思路是把事件信息变成数据,通过公路通信系统直接传输到附近的ETC门架上,再通过ETC天线设备发送给经过的车辆,过往的车辆ETC设备接收到信息后,再转变为语音、视频等进行播报,提醒司机,从而提升整个路网的安全,给出行者更及时的出行信息。
这是“交通守望者”系统的基本思路,就是如何去触达,也考虑了现在的OBU设备如何支持系统。那新一代的ETC OBU又是怎么样的?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很多车厂已经把智能OBU在出厂前已经预装到车里,到现在为止,整个智能ETC OBU的前装车辆数已经接近100万台,而且这个数量未来会呈一个爆发式的增长,现在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大家买车的时候,智能ETC在出厂前就有,那就直接可以和CAN总线一样,路侧信息通过OBU传输给CAN总线,然后再传递给汽车计算平台,就可以为自动驾驶提供数据,路车感知与单车智能系统再结合起来,实现协同智能。
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在京沪高速的苏州段、沪杭甬高速以及G60高速上海段都做了实验,另外,会有十几个省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进行规模落地。从而实现一个车和路之间信息的交互,以前ETC被形容是个哑巴,不能说话,不能交互,但智能ETC则不一样。
比如现在很多高速公路都在做匝道自由流收费,是通过匝道上的ETC门架预先扣费,然后用三级诱导屏实现诱导,定向通知某某车已经交易采用智能ETC设备,用直接语音提示,告知是否扣费成功,以及下一步走哪个车道,这样既省了诱导屏的布设,又防止了一些信息传递的不到位导致的理解错误。
未来的ETC终端将从一个收费设备变成出行信息服务的一个终端,“交通守望者”对交通服务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系统充分依托了既有的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可以基于此进行系统的升级,AI能力的提升,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的范围内实现全网性的业务能力提升。
探索二,联网收费系统的优化升级。
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相关文件,《关于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1] 1744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ETC服务提升工作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1] 1776号),准备做大的提升,但因为有疫情的影响,这三年更多做了一些试点工作,2022年,中心印发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工程方案》征求意见稿,各地提了很多的意见建议。
我们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工程方案》的进行修改完善,并开始了一些试点工作,全国只有两个省没有参加试点。
试点工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网络数据安全提升、收费站标准化,在线计费、全网客服体系提升、车辆信息精准比对、数据分析应用等,重点在提升收费的精准性、全网的客服体系建设和数据应用分析等。
第三个思考,智能化提升公路通行能力。
现在很多高速公路都在推进改扩建工作,四改六,六改八,还有八改十,高速公路改扩建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金投入也很大,对环境也有影响,加上施工期间会对公路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高速公路改扩建,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几个,一是提升通行能力,二是适度的延长一些收费年限,修建贷款还不完,三是提供公路通行服务的水平。
我们认为,除了确实有需求,无法挖潜的路段,可进行改扩建外,其他路段都可能通过智能化手段来提升公路的通行能力,提升其安全,来提升其效率和服务水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改扩建”?能不能也能达到公路改扩建的目标呢?
小 结
未来,不管是“交通守望者”,还是2024年对联网收费系统进行大的升级改造,以及用智能化的手段来对既有的收费路网进行升级扩容等,都会带来相关的智能交通产业机会。
2023年的经济还不是特别好,还在恢复过渡期间。但我认为现在很多产业正在酝酿着升级,而且已经开始在布局,在推动。都有哪些机会呢?
第一个就是设备,ETC设备从收费变为服务终端,不断的升级。
其次,联网收费系统的升级,会带来通信网络、感知检测能力的提升。包括外场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事件检测的能力、更高的集成度等,以及气象设备检测的准确性等等方面都要提升。
再有,就是公路收费网的大数据AI应用,如“交通守望者”AI技术应用,省网、路段公司的AI能力提升等。
第四,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等技术会广泛应用,路网中心计划明年在这些方面都要有非常大的提升和加强。
最后一个,从公路设计到施工、运维,都有非常多的一些产业机会,这里也希望设计单位能够更认真更负责,施工单位能够更认真更负责。
我在有些设计报告里边就看到过,A省的项目设计报告能看到B省、C省的名字,设计方的态度有问题。施工方面,我一般出差到了哪个省,都会安排半天去收费站调查,我现在手机里有一两百个收费站站长的电话,微信,去看收费站现场的施工,就说地感线圈切割的宽度,埋入地面、密封的方式等,五花八门,有切半米的,有切一米的,还有切两米的。不知道是设计的问题,还是施工单位的问题,这样的施工质量能行吗?监理单位是怎么验收的呢?曾经在某个收费站看到过,两个线圈的接口竟然接反了。
未来产业升级会提供很多的市场机会,但也建议所有的从业者要珍惜,把工作质量实实在在的抓实,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明天。最后我希望经济好的时候,我们大家共同让其更好,经济在恢复的时候,希望行业和产业能够守望相助,抢抓机遇,共谋未来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its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