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预测无规律性拥堵,舟山交警到底怎么做到的?
01、建设背景
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规律性的大流量(拥堵)事件,通常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如早、晚高峰的通勤拥堵,法定节假如“五一”、“十一”期间的拥堵。
与此对应的,无规律性的大流量(拥堵)事件,往往是区域外车辆在意料之外大量涌入,对原路网造成冲击,同时交通管理方存在着相关措施没准备、应急预案启动慢、警力资源缺口大的问题,不仅拥堵进一步加剧,群众出行体验度呈断崖式下降,对管理部门能力质疑的情况也容易高发。
特别是商圈、网红地、游乐园等举办活动时无规律的跨区外来车辆聚集,随时考验着公安交警的面上应急保障能力。
如本算法的典型案例舟山朱家尖路网,在应用预测前,由于周末拥堵无规律性可循,舟山公安需要在市一层面,每个周末部署跨区的增援警力,严重影响了警务工作效率,大量警力资源被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痛点,舟山公安交警技术团队进行攻关,期望开发出具备较高预测能力、预测时间较为提前的模型算法。先期选择了传统的多源数据方案,但面临了如下的困难:
(一)需要接入的数据维度多。方案除了过车数据外,还需要接入气象、停车场、宾馆住宿等信息数据以保障准确度,经过前期协调,各种系统及数据接口、网络传输链样式品类繁多,接口开发工作量大。
(二)数据接入时间跨度长。部分数据涉及民营企业,协调十分困难,无法满足建设需求。
(三)数据计算与管理困难。由于涉及的数据量大,格式种类较多,时间戳、失真偏差各不相同,将所有数据进行清洗,统一格式与标准的工程量巨大。
最终,灵感来源于商场搞活动时大流量来临前小流量提前到达的,仅需单一过车数据的本模型算法方案胜出。
02、发挥作用
自2021年7月起至今,算法预测结果一直是作为目标路网的周末警力部署参考依据。随着实战的应用,算法的准确率不断地迭代提升,相关理论体系也逐渐完善。
其中,2021年的预测准确率超过80%,2022年全年至2023年1月底,尽管受疫情的防控措施影响,预测准确率仍保持超过80%。2023年2月至4月底,算法的准确率进一步提升,在周五下午14时许预测周末拥堵的准确率超过了90%。
总体而言,预测功能发挥了如下三个作用:
(一)提升警力利用效率。朱家尖路网在今年2月1日至5月11日共计12个周末,随机发生了7次拥堵,占比约58%。而系统能在提前一天的周五14时进行准确预测(11次准确预测),增援警力部署精准踏准节奏,避免了大量无效警力资源浪费。
(二)提升了警务服务工作的群众口碑。我们利用预测功能,能提前预知大流量,做足做细预案,备足保障警力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加重要节点的通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群众口碑。预测算法上线后立马见效,朱家尖路网的大流量滞缓时长平均缩短了30%以上。
(三)有效切入全面转向现代警务的大趋势。无规律大流量往往涉及警力资源的调用,而模型能为资源调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现代警务的发展提供了样板。
03、实现功能
本模型算法是属于舟山公安交警建设的“智慧交管”大平台中,“路网饱和度预测预警”系统的其中一个功能模块应用(系统分为预测、预警、路网态势3个模块),这里主要谈该算法实现的功能,大致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真正做到了“预测”的能力。以往建设的预警系统,如“大流量预警”,更多的是针对已经行驶在道路上,或者已到达外围区域的“已知”的“在途”车辆进行计算和预警。而本系统典型应用案例中,利用周五14时前已到达的车辆特征,推算未来周末“还未出发”的车辆,时间提前量大,属于“预测”范畴。
(二)数据源依赖低,容易落地建设。区别于传统算法需要接入大量不同维度的数据(如气象、停车场、宾馆住宿等),本算法仅需要卡口过车数据即可落地运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大幅度降低了预测系统的建设、维护难度。
(三)基于全国产信创环境搭建。随着高科技竞争的白炽热化,源于国外技术的硬件架构、软件框架存在着不透明、不可控的隐患。而本预测模型的核心人工智能算法为民警所编写,安全可控(整个智慧交管大平台都基于全国产信创搭建)。
04、应用场景
本模型算法的灵感原理来源于商场搞活动时,大流量人群的时空分布特征现象,即时间上到达类正态分布,不同时间片段里到达人员在空间上又呈现特征。因而,本算法适用于预测目标路网中,外来增量的大流量,如无规律拥堵发生概率较大的景区、游乐园等周边路网。
05、下一步方向
目前,该算法属于第二版,解决了一个准确率问题(由第一版的超过80%提升至超过了90%)。即便如此,我们还计划进行第三版的下一步开发,主要有2个改进方向:
(一)构建数据失真、丢失的容错算法架构,保障预测功能稳定、可靠。由于交管的硬件是7*24小时在外场环境下运行,在关键时刻硬件故障或者其它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数据失真、丢失,会影响预测的实战应用。因此,我们努力构建一套与该预测算法匹配的高容错算法,来降低前端硬件不可靠造成的影响。
(二)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本算法是基于时空特征进行计算的。我们拿了人群的相关时空数据进行验证,初步达到了预期。在下一版算法中,我们会尝试结合高精度融合导航算法,将“车”的预测扩大到“人”的预测。
来源: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