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点击空白处关闭
Smart transportation
智慧交通

公路数字化,如何从「转」到「行」?

2024.08.05
智慧交通

       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未来智慧公路发展的方向及基础。

       近年来,政策的持续利好与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为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注入了强大动力,在5G、大数据、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公路交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代际更替阶段,在迎来巨大变革关键节点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如果说过去公路数字化转型更多强调“转”的动作,那么如今的数字化则更加注重实效。

       由于公路数字化转型关联到多个产业和领域,面临管理体制复杂性高、交通数据多样化融合难、数据分析方法难统一等难题,如何做好数据治理,强化数字化底座的支撑能力建设是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当前,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与成果?面临怎样的发展问题?下一阶段又该如何推进?

       公路数字化转型建设背景

       自2018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在北京、浙江、广东等9个省市差异化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示范以来,全国纷纷以智慧公路作为融合基础设施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速公路的深度融合。

       截至2023年底,全国27个省份开展了智慧高速建设,开工建设超过100条,完成约70条,里程超过4000公里,在建和拟建的智慧高速路段约40条,试点方向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综合应用等。其中,17个省份出台了智慧高速建设指南。

       相较智慧高速而言,普通国省道沿线配套设施设备布设密度较低,通信条件受限较多,大多无法实现全程的信息采集和发布覆盖,同时交通流结构的多样性、通行条件的限制性、通行环境的复杂性等都对公路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公路数字化建设进度略显落后,当前很多省份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加大相关投入,如江苏省、广东等都已出台了相关建设指南。

       《中国智慧公路建设调研报告(2023)》调研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数字化在智慧公路16项建设内容中重要性选择居首位,达到86%。在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内容中,机电设施、设备、系统运行监测、桥梁健康监测、高边坡监测、隧道健康监测的技术成熟度都比较高,使用效果较好,具备大范围推广使用的条件。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汪林曾表示,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就是要推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从他感知、被感知,向可感知、自感知转变,更便捷、更精准地获取前端数据,再通过数字化平台和车路协同系统进行发布,让道路使用者知道“路上有什么”,让管理决策者知道“车在干什么”。

       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成果

       2022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从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养护、安全与应急等3个领域先期开展试点,切实提升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养护作业智能化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并公布了全国32个获批试点项目名单。

       2023年7月,在役公路数字化试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并陆续进入验收阶段。其中,基础设施数字化主题共有11个试点项目,涉及数字化采集技术、数据标准、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应用等内容,且均取得一定的试点成效。

       在第二十六届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对相关试点工作成效进行了总结。



       数字化采集技术研究方面,高效、低成本、可复制推广。浙江省的路况检测、基础数据库复核、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实现了“三合一”,建成了实景化的数字公路;山东省利用既有路产数据台账转换,解决了基础设施80%以上数据采集,其余部分通过外业采集补充;江苏、上海、安徽、重庆、河南、海南等省份综合运用遥感、低空航摄、激光点云、全景影像、BIM建模等手段,推进公路资产三维数字化采集试点。

       公路基础数据库方面,多源数据汇聚、数据交换共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正联合4省2市,建设部省两级公路基础数据库,部省间数据交换,数据动态更新管理;天津、江苏、上海、河南、海南、山东、湖南正积极推进公路基础数据库和一张图建设,汇聚多源数据,推进“一数一源、同源共享”。

       强化数据治理方面,数据安全有效、可利用、共享、可分析。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正基于交通调查、桥梁监测、非现场执法等多源数据构建公路轴载谱模型,建立数据质量管控模型,推进跨层级、跨部门交换共享;北京、江西、天津、上海、河南等地方正积极推进基础数据全周期质量管理和数据应用服务。

       数字孪生应用方面,三维可视、业务镜像、支持指挥调度决策。浙江省正利用“三合一”,建立普通国省道全景影像、农村公路前方景观的实景化公路地图;天津、上海、江苏、重庆、海南正选择试点路段开展三维数字化采集和建模,搭建公路资产三维可视化平台,推进公路资产、养护、监测、应急等业务数字镜像,支持指挥调度决策。

       数据标准研究方面,覆盖数据采集、存储、治理、交换、应用、服务等全链条。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同北京、天津、山西等全国多个省份正通过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方式推进公路基础数据库、数字化采集、数据编码规则、数据加工处理、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应用服务等标准的编制。

       当前存在问题与挑战

       当前,我国公路数字化建设仍处于发展期,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数字场景推广应用尚不成熟、创新技术应用有待提高、数字协同水平有待提升、数据管控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

       3月底,新华每日电讯一篇题为《警惕一些“智慧公路”假智慧》的文章引起了行业关注,文章指出,作为一种新基建、新模式,相关各方目前对“智慧公路”内涵理解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侧重于“炫技”、做平台、做展示,大举投入、简单堆叠技术设备,“为智慧而智慧”的做法导致驾车人体验感不强。

       对此,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电专业总工付增辉认为,当前智慧交通项目建设过于注重求新,对于共性问题的关注度不足。以路段为建设主体,区段化、碎片化建设,导致公众体验性不佳,体验一致性不好,且交通数字化应用不足,数据共享、协同效应有限,数据资产和交易机制尚未形成。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高级专家李聪表示,国内智慧公路建设结合场景集成了很多先进技术,但是体系性不足,导致信息化技术与业务相互割裂。此外,当前更多的“数字化”片面强调技术,而对于管理机制的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服务于落后的管理机制。

       下阶段怎么做?

       2024年5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明了今后3年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决定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国二十余个省份正在积极申报。

       日前,两部委公示了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第一批)名单,北京、江苏、浙江等八个省市成功入选。



       霹图卫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畅将《通知》的主要思路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改变传统基建模式,在少花钱、少消耗的前提下,把在役公路作为重点,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二是坚持使用数据,创新体制,促进数据的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用好数据要素价值。

       重视路网运营管理,通过数据赋能,在小资金和小资源的投入前提下,改善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安全性或将成为未来智慧公路的发展方向。

       结语

       信息化、数字化只是服务于业务的手段。只有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业务系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的运营管理及精细化服务。

       公路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尊重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迭代过程,从而稳妥地实现“从设备设施到软件系统、从业务流程到数据模型、从经验角色到数据赋能”的全面数字化转变。

来源:饼饼

相关新闻